本人背景 与 本文目的 #
我的最终去向是复旦机器人学院的电子信息(计算机技术),且导师比较符合我的期望。
包括我之内的许多人都很喜欢看往届的经验贴,企图从中总结出一个 “bg → 去处” 的对应关系,但实际上保研是完全的混沌体系。与其看再多往届经验贴,不如想想保研经历能给自己带来什么?
我希望看到的同学能减缓些焦虑,从“长期非功利”的角度思考,即使自己保研去处不够好,也能从保研过程中有所收获。(当然下面很多内容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类专业,隔行如隔山,我只了解本专业的情况)
(叠个甲,因为我是从个人视角看,因此可能无意冒犯到一些没有选择保研或者与我意见相左的同学。我非常尊重工作、留学、考研的同学,其中很多同学的能力都非常强,希望每个奋斗在前行路上的同学都能收获自己的理想果实。)
保研明面上的收益 #
- 保研可以选择直博,如果自己目标明确且足够了解导师,那直博可以节省 1-3 年的时间,获得人类最高学历。当然“硕转博“在大部分组也有机会五年毕业。
- 稳定拿下硕博offer,即使有些学校不保护本校,有些人会在保研系统开始后赌鸽穿,但最后所有人都能有学上。(25年同样鸽穿了很多学校,比如北航ai、复旦cs、西交ailab联培等)。
- 拿到学硕的机会相比考研更大,虽然保研学硕的竞争还是比专硕大很多,但考研学硕都只招收个位数显然更加困难。(有传言未来将全面取消学硕)。
- 更简单的跨专业保研的能力,尤其本科计算机类转其他专业,ai4xx 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做。这意味着保研有更多的选择空间。
- 小部分项目仅招生保研学生(更多是联培)。
- 可以提前了解并选择老师,小部分强组强导更偏向保研或本校学生。
- 相比考研能多gap半年,无论是旅游、谈恋爱、实习、RA,都可以利用好这半年,之后gap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。
保研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#
那除了上述的明面上的好处,经历保研这一年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:
- 保研流程和简历都更接近找工作,尤其计算机类很大程度上抛弃了传统应试思维。有些同学的保研简历稍微改改就能投对口实习。
- 投项目、选offer等过程都是一个询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机会,越早确定职业的规划,就越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。
- 提升面试、社交能力,不管是向上社交还是同届社交。我身边的同学去向很明显和社交能力正相关,信息获取和科研都严重依赖于社交能力。
- 祛魅与社会化。这条可能不针对于保研,从大三下开始,大部分同学的“学生气”明显减少。毕竟无论是工作还是读研,本质上都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。本科中“自由人”的感觉都一去不复返。
- 抗压能力提升,保研这一年大部分人都会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与拒绝,科研、陶瓷、入营、优营都可能面对大量的负反馈。能在负反馈强度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热情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。
- 由于保研过程中的社交行为非常普遍,因此大概率能收获一些新朋友。比如线下的夏令营与预推免都是很好的社交场合。
- 今年计算机类保研乱象还是比较夸张的,比如说老师学生互鸽、幻神海投集邮、学术造假、放假情报等等。能在焦虑环境下保持真诚与初心更值得尊敬。
如何选好自己的路(最建议看) #
如果有些同学的目标特别明确,就你的保研路会方便很多。
- 要冲大厂算法的人才计划,那直博好方向的强组或者能推业界实习的老师可能更适合你。
- 如果想算法、且自己内驱力强,那羊导+企业科研/实习也是一种好选择。
- 稳一手选大厂开发,那更倾向羊导放实习加上学校有地域优势。
- 打算选调考公和央国企,那最好拿到专业代码0812、学校title、老师放羊。
- 打算冲教职,那可能强组硕/博 + 申海外博士/博士后的思路更加合适,同时可以选择容易出成果但业界应用少的“屠龙术”方向。
- 如果你就想去某些特定的企业(比如腾讯、三桶油、研究所等等),那选择对应联培的工程硕博是最好的思路。
- 打算摆烂回家继承家业,那必须选择好的城市和完全不管的老师。
为什么焦虑并没有意义 #
当然大部分同学可能没想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(想提前三五年预测未来也实在不太可能),所以大家会想让最终去处在各方面都是最优。学校title、专业代码、老师学术能力与资源、老师人品、研究方向、是否放实习、学校城市;甚至是不是在郊区、宿舍条件好不好、学费贵不贵、学校/组内氛围好不好、学院是不是正统、保研考研的门槛高不高,这些都会被反反复复的考虑。想在每个点上都做到很好,那必然会引起焦虑。
但实际上在真正读研或者已经工作的人眼里,大部分上述焦虑的点,影响其实微乎其微。大部分学校/学院/项目之间的比较就是电子斗蛐蛐,本质上和看动画片比战斗力一样没什么意义。人生是不可量化的,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,比来比去只能徒增焦虑。
我本科遇到的一位好老师曾说:“现在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,都不希望别人的去向比自己好”。在结束保研之后,我认为这完全是大家的焦虑导致的。客观上确实升学和就业压力都越来越大,加上自媒体喜欢散播焦虑,我也常常连刷两个小时xhs导致越来越焦虑。但我不认为随便走错一步都会导致满盘皆输,人生的容错远远比想象中大,永远是“成事在人”。现在回头看高考,我感觉 ±20分 都没什么区别。同样的,等各位真正工作后,也不会觉得保研去处好一点坏一点会有多大的影响。因此写下“反焦虑贴”,希望看到的同学能尽可能的减少些负面情绪。
如果各位想知道更细节的BG可以私信我,如果实在焦虑也可以私信我聊一聊。